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 食出营养 >> 正文

食出营养

三伏天养生的学问
江苏消费网 (2015-07-0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时节,民间百姓所说的“苦夏”也在此时。

  三伏天吃什么

  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有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注意什么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要因人而异。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至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更热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贴伏贴

  这是一种养生加治疗的方法,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伏贴的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贴伏贴最适合阳虚体质之人。

  ●三伏天防空调病

  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第一是将冷空气一同封闭在了体内;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将外界的寒也一同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由于寒封闭在体内,会造成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种人体自保本能的反应。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孔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此时,千万不要一发烧就输液,这对人体健康是没好处的。

  (郝文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朱成林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