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 消费提醒 >> 正文

消费提醒

你被这些谣言骗过吗?如何辨真假
江苏消费网 (2017-06-2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网络谣言的危害不容小视,必须依法惩处。为让消费者了解更多网络谣言特别是食品安全谣言的内容,本报记者日前梳理了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的网络食品谣言案例。这些谣言有的造成了严重后果,有的纯粹是无稽之谈,旨在提醒人们认清谣言的危害,自觉抵制且不传播谣言。

  塑料紫菜

  今年2月以来,“紫菜居然是塑料做的,这些黑心的商家,转起来,让更多人知道!”的谣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轩然大波。在造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恐慌的同时,也给紫菜的销售、加工和养殖产业带来重创。

  ●真相:紫菜藻体呈膜状,而塑料薄膜一般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制成。紫菜和塑料薄膜差异较大,但由于工艺不同,可能有的紫菜好撕开,有的不好撕开,不能简单地通过不好撕来断定紫菜的真伪,还应进行科学检测。

  棉花肉松

  今年5月下旬,一则视频在许多微信群中大肆传播。视频显示,通过水洗、火烧证明,市面上销售的部分面包、蛋糕中的肉松是用棉花做的。该视频一经传出便引起大量转发,进而导致网民对肉松类食品的安全产生质疑和担忧,部分产品甚至遭到退货、下架处理,给许多生产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

  ●真相:国家食药监总局机关刊物《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微信公众号“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辟谣称: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棉花的本质则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被识破。

  香蕉被甲醛浸泡

  今年5月底,一则“香蕉被不明液体浸泡”的视频在微博、微信群和朋友圈中广泛流传。很多消费者担心视频中的不明液体有毒,甚至有人猜测其是甲醛。

  ●真相: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王明月表示,视频中的乳白色液体是保鲜剂。香蕉采摘后容易腐烂,要长距离运输就需要做保鲜处理。目前,主要使用的香蕉保鲜剂为咪鲜胺、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这些都是国际公认的低毒杀菌剂,降解速度较快且都经过主管部门登记,允许在香蕉保鲜中使用。主管部门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推荐使用量和残留限量标准。因此,消费者完全不需要担心,经过正规保鲜处理的香蕉可放心食用。 (孟繁刚)

 

  中老年人为何易偏信谣言

  ■本报记者 孟刚

  随着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以及加强对公众的知识科普,大部分消费者已对网络谣言特别是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谣言产生了抵抗力。不过,目前仍有一部分中老年人会相信网络谣言,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根据2016年微信官方后台的统计数据,中老年人平均每日发送微信消息的次数达44次。同时,他们也是网络谣言的转发大户。在每月转发5条以上谣言的用户中,有80%是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在过去一年里,“转基因有毒”“食物相生相克”“日本核辐射海鲜致癌”等不实信息充斥在许多中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中。

  在媒体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与年轻人喜欢关注职场上的‘鸡血’、情场上的‘狗血’不同,中老年人更愿意关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内容,我们家族群里的老人每天都转发很多条,其中不少是谣言。老人转发这些信息的初衷是关心子女,但当你告诉他们信息是假的时,他们大多不太相信。”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人脑中负责产生“厌恶感”的大脑皮质层的活动趋于缓慢。这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对欺诈语言及行为的反应甄别速度要比年轻人慢一些,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相信谣言。

  中老年人容易相信谣言除了有生理因素外,还有心理因素。一位心理专家表示,中老年人的情感空虚也使谣言趁虚而入。一方面,在物价、医疗费用上涨等背景下,中老年人的安全感降低;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让大部分年轻人忽略了对老人的关心,导致老人缺乏情感陪护。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谣言帖”的特征无外乎“情感引诱”,制谣者正是利用了老年人的不安全感,用“太可怕了”“太恐怖了”等刺激性的词语渲染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以迎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解决中老年人易被夸张失实内容欺骗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子女加强和老年人的联系,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闭塞,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同时,鉴于一些老年人信息来源渠道少,不能有效识别谣言的问题,社会还应共同努力,帮助其走出相对封闭的朋友圈,遏制谣言在老年人等特定群体中传播。

  专家指出,子女和家属可以利用中老年人对金钱支出更为敏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教他们一些基本的辨别谣言技能,如留意是否为权威媒体或医院的公众号,发布微信的账号是否有公司身份认证,常常将辟谣信息转发给父母长辈,并告知他们,朋友圈的食品健康类谣言大多出自营销账号之手,多受商业利益驱使。此外,年轻人还应对长辈身体机能变老的事实有客观认识,对他们多一点耐心。

 

  如何辨识网络谣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更大。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辨识谣言的能力,以避免上当受骗。

  如何才能准确的辨识谣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包括食品在内的谣言有很多种,有些容易识别,有些难以识别。简单来说,谣言可以分为以下类别:一是通过捏造、篡改疫情信息,将其扩大化、妖魔化,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二是通过虚构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威胁社会安全稳定;三是为达到自身目的,通过歪曲事实真相,意图引发网民“围观”。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的《中国网民食品安全认知研究报告2015》中对食品类”谣言的主要造谣手法进行了归类:一、渲染食品恶劣的生产环境和原料肮脏;二、强调不当的食用习惯将引发严重疾病;三、夸大某些食品的保健养生效果;四、在标题中打上“死亡”“疾病”等刺激性关键词进行恐惧传播;五、让你觉得自己生命很宝贵,食品安全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专家指出,网民转发信息时要核实其来源。在看到某篇特别耸人听闻的信息时,不要着急相信,先注意一下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发消息人能否为所发的消息负责,如果来源仅仅是个人的博文或QQ群里的传播,而非主流媒体,则其是谣言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消费者可以多关注一些辟谣机构的消息。据了解,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已专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搭建了成体系的辟谣平台。国家食药监总局在2016年发布了500多条科普知识和辟谣信息,并且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专栏,定期回应提问。国家食药监总局拟与中央网信办合作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辟谣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对谣言传播的关键节点进行管控,同时联合主要新闻单位、新媒体及知名科普组织,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传播联盟”,及时辟谣,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此外,也可借助一些网络程序推出的应用,例如微信前不久就发布了辟谣小程序——“微信辟谣助手”,每日及时更新最新的新闻和谣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消费者还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对谣言的“免疫力”。

  专家表示,每一位网民都是网络构成的主体,都应该有责任意识,为自己在网络上所说的每句话,传播的每条消息负责,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关系到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的纯净,做到这些网络谣言就会随之减少。(孟繁刚)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