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警示 >> 正文

消费警示

广州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高发
江苏消费网 (2014-08-25)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陈志成 本报记者 黄劼

 

订购汽车潜规则多,维修、保养纠纷多,汽配产品问题多,这是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工商局、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受理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投诉举报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对此,广州市工商局、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商家,提防消费陷阱。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广州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系统共受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投诉举报1300件,其中投诉1194件,举报106件,占上半年投诉举报总量的3.4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0件。在1194件投诉中,除4件仍在处理中、55件因被诉方实地查无或投诉人撤诉等原因无法处理外,其余1135件中有723件达成调解协议,调解成功率为63.70%。

 

投诉显示,订购汽车潜规则多。消费者往往要先支付订金或诚意金后才能试车,如果未购买,退订金较难;提车慢,想快些提车就要接受商家的加价要求;购车要捆绑上牌费用、全车保险费或其他附加条件等。一位消费者想购买一辆价值14万元的汽车,商家称付款后才能看车、试车。消费者付款后发现不是其需要的颜色,且试车效果不好,要求退款被商家拒绝。

 

汽车维修、保养纠纷多。保修期内要求付费维修;拖延维修时间;车辆经反复维修仍无法排除故障;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开展维修项目;维修时损坏其他正常零部件不赔偿等问题困扰着车主。消费者罗先生购买的汽车换挡踩离合时,踏板震动较大,影响使用。联系商家前后维修7次,无法修好。消费者刘先生在汽修店维修汽车,商家检查后告知需要更换刹车摩擦片及凸轮轴传感器,并告知需要收取3小时的工时费用,但商家的维修册上注明维修该项目标准工时为1小时。

 

此外,汽配产品问题多也饱受消费者诟病。商家销售假冒伪劣或“三无”汽配产品;提供的汽配产品与汽车不匹配;汽配产品在保修期内商家不保修等现象普遍存在。消费者徐先生在某汽配店购买了一件宝马x5水箱支架,随后发现是假冒产品,要求退货遭拒,投诉后才获退款。

 

广州市工商局、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选购汽车时要谨慎选择商家。买车时4S店是首选,车辆本身更有保证,如果车辆发生问题,厂商也会负责,后期的保养、维修也有保证。修车时则要尽可能到正规厂家售后服务点或信誉高的维修点,维修前要详细了解汽车现状、修理项目、价格、配件生产商、修后保修期等具体情况,“货比三家”,择优送修。

 

提防消费陷阱。买车、修车市场上存在诸多陷阱,如:支付订金或诚意金后才能看车、试车;加价才能提车;购车要捆绑上牌费用、全车保险费或其他附加条件;夸大问题,维修“小题大做”;未事先告知,维修“先斩后奏”;以副充正,只换不修等。消费者在买车、修车时,最好事先做好“功课”,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被销售人员诱导、误导;最好把商家口头承诺事项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对不合理的捆绑销售等要求要予以拒绝。

 

签订合同要仔细。首先,确认商家的盖章名称与合同、发票上的名称一致。其次,合同内容要具体。最好把商家的口头承诺、广告内容也写进合同。购车合同中必须包含车型配置、价格、交车方式、时间和地点、保养和维修售后、违约责任等内容。修车合同中必须包含修理项目、价格、修理时限、配件生产商、修后保修期、违约责任等内容。要特别注意在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并约定解决的方式,如明确商家逾期未交付车辆应如何处理。最后,合同解读要全面。对合同条款要认真阅读,对合同中不理解的条款,要及时让商家予以解读,直至明白为止。消费者应该在全部了解清楚、无争议的情况下再签字盖章。

 

检查汽车要认真。新车交付时,消费者应从整体外观和汽车配件等方面进行检查,如今各4S店内都有电脑对整车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消费者一定要对汽车运行的情况一项一项进行核对,如发动机声音、灯光、音响、空调、座椅、安全带、电动窗及其他内饰外观是否有问题,其他附件和赠送物品是否齐全,等等。汽车维修前,消费者最好先对整车和需更换的配件进行拍照留存,再交车维修。汽车修好后,消费者要及时检查,查看被更换的配件是否真的已经更换,约定的项目是否按约定修理,是否达到修理效果,原来正常的部件是否有损伤等。

 

权益受损要维权。消费时要索取、保存好发票、合同、维修清单等相关凭证,以便日后维权。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发现商家涉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搭售不合理产品、增加不合理服务收费等情况,消费者要及时向相关行政部门或消委会投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

宝应碧桂园承诺难兑现

“当时真的很冲动,现在终于松口气了。…… >>详细